把我身体敞开,把我向前推进
在哥伦布:
「 He believes modernism,
modernism with soul,
something...like an alternative possibility. 」
/ Irwin Conference Centre,
by Eero Saarineen, 1954
1
Movie,Symbolic Architecture
在影片的第32分29秒,男女主人公驻足于建筑师Eero Saarineen设计的欧文会议中心前,置身于巨大且空旷的落地玻璃幕墙前时,
我们不仅可以从玻璃的光斑中看到模糊暧昧的两张脸,
还能看到城市的街道,空间,行人,
一切驻足于前发生的事物都被反射到建筑材料形成的荧幕之上。
/ 《在哥伦布》剧照
这座建筑的前身是1954年建成的哥伦布联合银行,这几乎是美国最早的现代银行建筑。摈弃了象征权利和资本的巨大砖石和希腊神殿式的建筑形式。
整个空间仅有一层,轻盈的玻璃幕墙代替砖石墙体结构,轻型材质的支撑结构使得整个建筑呈现一种及其纤细和明晰的状态,最大限度的弱化了空间的区隔和体量感。
/ 《在哥伦布》剧照
和1950年的美国一样,仿佛一个自由,平缓且轻盈的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这一幕出自2017年由韩裔导演郭共达的影片《在哥伦布》。
在这座被称为现代主义的麦加的印第安纳州小城裡,建筑和演员的共演创造了这部影片独特的视觉和文本语言。
男主人公JIN的父亲——一位韩国建筑学教授因一场意外长期于哥伦布的医院昏迷不醒,使得对于亲情淡漠的JIN必须独自困顿于这座小城。
/ 《在哥伦布》剧照
女主人公Casey作为这座城市的原住民,执迷于周遭现代主义建筑的墓志铭之中,无法与母亲和解以至于不能去追逐自己建筑学的梦想。
亲子关系,代际问题,城市化和工业大发展的潮水退去后,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与全球化语境的逆转等看似宏大的命题落到这对普通年轻男女身上。
导演却没有执著于将故事线索缠绕在二人的感情关系中,而是摈弃一切直叙胸臆的讨论,将人物情愫与症结投射到这座城市的建筑中。
/ 《在哥伦布》剧照
建筑成为了叙事性的符号,而其背后和建筑学耦合的逻辑,是使其故事成立的关键——
在某种困顿中的二人在这座城市相遇,自我被放置在被时间遗忘的角落裡。
2
Grow up around something,
feel like nothing
/First Christian Church
by Eliel Saarinen,1942
1977年,美国建筑评论家Charles Jencks在其出版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一书中宣称:
“现代建筑于1972年7月15日下午3时32分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死去。”
一时讨论甚嚣尘上,两年后的《时代》杂志则似乎给出了一个对于现代主义建筑更为婉转的悼词:
“七十年代是现代建筑死亡的年代。其基地就在美国,在这块好客的土地上,现代艺术与现代建筑先驱们的梦想被静静地埋葬了。”
/ 《在哥伦布》剧照
无论当时的讨论如何激烈和诡辩,时至今日,我们于当下回看现代主义建筑,其所处的生产环境和引以为傲的功能性,都再也无法适应如今极快速的信息化社会。
沉默是空间的状态,被埋葬也是城市必须承担的事实,这两件事都在郭共达的镜头语言下合理地于哥伦布这座城市中安放。
建筑风格像语言一样被消解和离散,与其同时被冲散的,是零落地埋布于美国中小型城市的普通市民。
对于女主角Casey而言,提起哥伦布这座城市,如今常被人误认为俄亥俄州的首府。
/ 《在哥伦布》剧照
而遍布周身的贝聿铭,Saarinen父子等一众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作品,则更像这座城市曾经辉煌和发展的墓志铭,见证着历史,过去,对未来却于事无补。
女主角口中形容的“grow up around something, feel like nothing”是对城市背景的阐述,也是对自我生活困境的表达。
建筑学文本中的经典符号就矗立于城市触手可及之处,但无法对于深陷泥潭和困境中的人物以及城市起到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 《在哥伦布》剧照
因此,建筑在影片中多以理论的形式穿插在对话中,以强烈视觉符号的方式消解了空间的多维穿透感,反而在大量的静态镜头中,以符号式的空间构建强烈反差的氛围,一切变得顺理成章。
在这样的镜头语言中,中远景别的调度,使得建筑充当了叙事的功能,弱化了角色的表演和感情线索,以至于城市和建筑成为了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故事的开始,Eliel Saarinen的First Christian Churchc成为第一个登场的建筑。
/ 《在哥伦布》剧照
1942年,这座教堂见证了建筑学从古典彻底走向现代的旅程,这段强烈变革的过程在建筑师其子Eero Saarineen手中走向巅峰。
强烈的父子关係和时代的隐喻在哥伦布这座城市的建筑路径中埋下伏笔。
而主角由此开始的旅程,则更像是一段借由个人成长达成的,与建筑史的互文,我们无法判定谁才是这部影片真正的主角。
在镜头的另一边,走廊的出现是一个在空间中示意等待,延迟,徘徊的意向,也暗示著男主角Jin接下来将被困顿于此的安排,生活的困境。
/《在哥伦布》剧照
回廊的两端连接的父子,既是男主角和父亲,也是城市缔造者Saarineen父子,中间需要漫长的延迟和等待才能达到彼此的世界。
这种无处不在的空间隐喻,将影片的基调反复默写,让城市的过往和个体紧紧相连在一起。
3
North Christian Church
/North Christian Church
by Eero Saarineen, 1959
沿着哥伦布城市公路从市中心驶向郊外,在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中逐渐清晰地显现出一个耸立于天外的尖顶。
这便是由Eero Saarineen于1959年设计的的North Christian Church.
跟随主角的镜头到达这里时,他们在此处展开了一段关于父子和生死的对话。
女主角Casey以父亲Eliel Saarinen的死亡作为坐标计算教堂的建造时间,而在此空间的精神意味和宗教性也完成了更为复杂的情绪表意。
/ Plan of North Christian Church
North Christian Church 是这座城市最为著名的建筑之一,现代主义教堂由市中心的小教堂走向更为宏大的大型纪念中心。
从建筑平面上我们可以看到,规则的树木像卫兵一样包围教堂的主体,使其掩映在人工修建规整但自然的树木中,只有尖顶在远处招摇,仿佛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空间。
随着参观者慢慢接近建筑,六边形的教堂才慢慢在地平线升起,整个过程仿佛一个接近神殿的仪式。
/ 《在哥伦布》剧照
我们俯瞰整个空间,道路由东西向于教堂周身穿越,而入口则设在了六边形西北-东南角的延长线上,交通流行拉伸体块和场地制造空间的动态张力。简单且锋利地,快速重构了场地的空间精神。
在主人公交谈的主祭祀空间,由外部延续向内的场所精神和仪式一般的空间感被再度强化了。教堂的天花板沿用外部形体的六边形分割。
但在屋顶的中央,建筑师用一个镜像倒错的反六边形制造强烈的视觉错位和冲击,让天花板和教堂的主祭坛仿佛置于两个错位的三维环境中,仿佛两个互相嵌套的洞穴。
/ POZZO Andrea,Allegory of the Jesuits' Missionary Work (detail),
1688-94,Fresco Sant'Ignazio, Rome
在传统巴洛克教堂建筑中,艺术家常在天顶以绘画或雕塑的方式制造视觉倒错的效果,以形成一种天堂在上的观感。
而建筑师Saarineen则以现代主义的手法重构并消解了这一常见的宗教建筑传统。
置于教堂天花板“洞穴”的天窗,仿佛一只眼睛俯瞰着整个祭祀空间。
整个教堂中祭坛的高度也非同寻常,整个主祭坛要低于周围的坐席,处于最高处的“眼”正注视着祭坛。
这使得参观者凝视的对象由仪式转向整个精妙的空间。祭祀仪式的“中心化”被消解,转而向一种更宽广而神秘的宗教感远去。
/ 《在哥伦布》剧照
在这个空间的谈话中,Casey问Jin其父亲的信仰,而导演却借男主角之口将对现代主义的情愫全盘脱出:
“He believes modernism,
modernism with soul.
something...like an alternative possibility. ”
而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于世界的关系,也仿佛其对现代主义建筑所做的注解,alternative possibility,是一种可供取舍的可能性。
因为时代和社会的胁迫于此处相遇并映照,但不会过多和长久地停留。
普通人如尘埃的命运不会和宗教建筑一样长久凝固于此,而是被裹挟着向前推去。
4
Miller House
/ Miller House,1953 by Eero Saarineen,interior designed by Alexander Girard
在影片开始和结束都出现过的Miller House, 由建筑师Eero Saarineen于1953年设计,是现代主义建筑史上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品。
/ Miller House,1953 by Eero Saarineen,interior designed by Alexander Girard
在影片的结尾,女主角再次带男主角Jin前来。
此时的Jin已经得知自己必须于哥伦布长留陪伴并面对父亲,而女主角Casey则终于决定离开母亲追逐自己的梦想。
/Miller House,1953 by Eero Saarineen,interior designed by Alexander Girard
在导演郭共达的电影镜头下,视角从客厅穿越转圜在各个房间之中,直到最后停留在开阔的室外,一座有着和室内形成一种绝妙拓扑关系的花园。
/ Plan of Miller House
从外观看建筑,Miller House像一座悬浮于花园中的避世岛屿。
这样的漂浮感来源于抛弃了沉重框架地建筑结构,更细的柱子,更简洁的材料和建筑语言。
轻盈是一种对抗体量的更强大的方式。
建筑本身的沉重被抛弃了,转而将空间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让度于精美的室内设计和外在宽阔的花园。
/interior designed by Alexander Girard
在室内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客厅一侧的会客区域被设计成包围式的下沉空间。
半包围的圆柱体天窗下半段悬浮,使得整个空间的体量感变得不同寻常。整个建筑中,封闭房间的私密空间散落在建筑的四角。
而整个客厅公共区域则是不规则以及流动的,这种不规则不仅仅体现在墙体的分割,更体现于垂直体量的下沉和上浮。
因此,整个空间塑造为一种私密与公共互相交融的联通感,动态和静态空间的多维交互。
/《在哥伦布》剧照
这种有机的空间排布形式,不仅能够使居住者的生活体验更加丰富,更打破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在1953年的美国,将现代性的触角由生产转而延伸向家庭,个体,和更私密的生活体验。
如果说社会形态转变对建筑带来的冲击是无法抵抗的,随着时间的剥离,建筑注定会成为时代的标本。
那么建筑对于私人生活的影响和改造却是毋庸置疑的强烈。
/《在哥伦布》剧照
住宅空间的升级不仅仅意味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现代主义为不同人带来了更富有功能性,更有尊严的生活。
他将住宅的仪式感和宗族感削弱,反而转向注视个体的舒适和生活的合理。
男女主角的故事由Miller House开始,二人也于这里结束。
镜头专注于大量的室内近景和个体在空间中的体验,是以住宅的方式,推向二人回归关照自我本身。
/《在哥伦布》剧照
结束在花园的镜头,和男主人公消失的身影,昭示着面对自我后,二人的未来将分裂,但走向更有精神尊严的生活。
5
Alternative Possibility
/ Columbus Regional Health Mental Health Services, By James Polshek,1974
“穿过隧道,就会看到医院的标志。”
“polshek将建筑看作是一种疗愈的艺术,它有令人重振的力量,而建筑师需要有责任感。这栋建筑的细节处处体现这种‘责任’。它在字面上和隐喻上都有桥的意义。”
James Polshek设计的这座精神疗养中心。一直以桥的片段式画面出现在影片中。这是医院的一段廊桥。
/《在哥伦布》剧照
从建筑的背后绕过灌木丛,树林,来到溪水边,沿着道路的方向,既能见到联排的玻璃窗和混凝土结构构建的廊桥,像诗意的一瞥,掩映在树林中。
影片中,这段廊桥的起点和终点从未出现过,只有符号一样化为碎片的廊桥遥远的注视着主人公,每一次来自主角和观众的观看,与建筑形成一种互文的凝视关系。
导演借由男主角之口,将桥的建筑意向引向治疗的象征,正是因为其沟通和联通的作用,即使不知道起点和终点的对象,沟通仍然能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
/《在哥伦布》剧照
《在哥伦布》的故事中,失效的沟通,逐渐标本化的现代主义建筑,与世界断裂的城市,环环相扣的隐喻将个体到集体的命运串联在一起。
从个人到城市的失效仿佛是命运的共同体一样不断在镜头中徘徊。
从哥伦布的现代主义建筑说起,现代性初始的动力是要与现代的“过去”划清界限,将不被真实需求的经验和装饰抛弃。
/《在哥伦布》剧照
现代化的过程对于个体到城市乃至社会都是一种复杂的阵痛。
《在哥伦布》的故事,是以将这种社会的情绪,内化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而建筑则将人的身体敞开,将那些无法被形容,难以名状的情绪实体化,在空间的转圜,视觉的冲击之后,生活的舞台不断变换,时间向前推进。
建筑将在原地,等待时代和命运赋予他们新的能量。
/THE END
✍️
陀螺电影ToroScope 电影与生活
撰文|戴安琪
排版|小浣熊
策划|常温狗
©️ 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chillybuster
我只是在玩游戏,我知道那是塑料爱
住进彩色导演的家
请 以 你 的 爱 找 寻 我
在绝美之城中心,自由呼吸